為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省局按照計劃從8月中旬開始,先后對阜陽、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等6個市市場上銷售的肥料進行了定向監測。目前已抽檢肥料130組,經檢驗,合格94組,不合格36組。總體情況來看,所抽檢的肥料總體質量狀況不容樂觀,不合格率較高。
在此次抽檢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單位對農資市場監管比較重視,能夠按照要求加強市場巡查,認真組織抽檢,落實監管責任,提高巡查效率,指導經營戶建立購銷臺賬和索證索票制度,實現農資商品質量能夠追根溯源。但也發現一些地方農資監管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部分單位在農資監管方面方法單一,創新意識不強。一些市、縣(區)面對機關部門在化肥招標工作中存在不規范、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違規采購和“忽悠團”在企業和農戶間進行化肥銷售的違規行為等新情況、新問題,辦法不多,協調能力不強,聯合執法不夠,效果不夠明顯。二是部分單位的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在省局組織抽檢過程中,有跑風漏氣的現象,導致抽檢時有許多經營戶關門躲避抽檢。三是個別地市群眾投訴舉報較多,反映當地制售假肥料較多,工商部門執法不嚴。四是部分農資經營戶臺賬記錄不規范、不及時,索證索票不齊全。五是個別地方在抽檢時程序不夠規范,抽檢的袋數不符合規定,有的甚至只在一個袋子里抽樣,抽檢的樣品摻混不夠均勻,盛裝樣品的容器不規范,有的只用塑料袋代替。六是部分肥料生產企業有貼牌、代加工生產等現象,有的將產品包裝打上“洋”名冒充進口貨,有的任意夸大產品作用,有的打出“權威機構”認證的幌子進行銷售,此類產品質量大都不合格。
該省局要求有關地方高度重視,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工作,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整改,切實維護好農資市場秩序,切實為“三農”做好服務。(冰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