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停滯不前的國內柴油質量標準升級的困局有望打破。5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與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約談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頭,就車四柴油新標準(即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實施日期進行了討論。
參入此次討論會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透露,上報國務院批準后,國四柴油新標準有望于7月初實施,并有望在2015年1月1日在全國強制執行。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國內柴油質量升級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不過,對于三大巨頭來說,這需要它們升級煉油裝置、生產工藝,生產成本也將增加;國四柴油成為國家標準并強制執行后,將大大促進環保部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的進程。
此前,因三大石油巨頭顧慮煉油成本的增加,遲遲無法生產國四標準車用柴油保障供應,環保部不得不兩次推遲該排放標準的實施日期。
國四柴油新標準望7月實施
5月30日上午,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在京組織車四柴油新標準實施日期討論會,國家發改委及能源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環保部、工信部等部委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關人員參與了此次會議。
“這是我們內部的一個會議,主要是討論車四柴油新標準下一步的實施細節。”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工業標準一部交通能源處有關人士說道。
據上述人士透露,會議討論確定:車四柴油新標準在報國務院批準后,初步定于2012年7月初實施;新標準的過渡期為兩年半,即2015年1月1日在全國強制執行(尚需報國務院批準)。
“至此,國內柴油質量升級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卓創資訊分析師陳睛說道,“前幾年,國內汽油質量步步升級,可是柴油質量卻一直停滯不前,目前國內柴油執行的仍多是國二標準,只有少部分地區陸續執行地方性的第三、四階段標準,尚未形成國家標準。”
據了解,目前,粵三、粵四、京四、滬四、蘇四等柴油標準,使用均為地方標準。銷售方面多為零售強制執行,批發直銷環節仍舊同國二標準柴油并行銷售。
陳睛稱,目前,生產國三、國四標準柴油的煉廠也較為有限,主要是供應粵、京、滬、蘇以上幾個主要銷售城市的煉廠。
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發布了GB252-2011普通柴油標準,代替之前的GB252-2000輕柴油標準,但并未標注工業柴油和車用柴油的標準差別,也未標注此標準適用于第幾階段。
陳睛說,中國環境科學院早在2010年就承接了“車用汽油、柴油有害物質控制標準(中國四、五階段)”的修訂工作,對車用柴油(第四、五階段)有害物質控制標準做了修訂,對色度、硫含量、多環芳烴含量、銅片腐蝕等多項標準提出更高的要求。
增加石油巨頭煉油成本
陳睛認為,國四柴油新標準實施并強制執行將大大增加石油巨頭的煉油成本,因為需要升級煉油裝置和生產工藝。
據環保部的調研測算,生產國二、國三標準車用柴油的煉廠升級到國四、國五標準車用柴油,需要加氫脫硫或其他脫硫工藝。煉廠產生設備投資,包括加氫裝置、S-zorb裝置(須投資3億多元/套);此外,脫硫工藝在生產過程中的物料和能量消耗增加,這兩方面均會增加煉油成本。同時,煉廠工藝調整帶來產品結構調整、對原油硫含量要求提高等其他因素,也會造成成本的變化。車用汽柴油由國三標準升級為粵四標準,成本上漲約為0.12元~0.15元/升,合160元~200元/噸。
中石化科技開發部副主任徐惠也曾表示,車用汽柴油標準從國三升級到國四,大約會增加石化企業成本200元/噸。
對于煉廠的改造升級需要環保部環評和國家發改委立項等審批程序,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環保部將負責做好相關清潔燃料升級項目的審批支持工作。
此外,參加上述討論會的有關人士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下一步將負責根據去年稅務總局下發的關于提前達標成品油稅收減免的政策,盡快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國家發改委將牽頭研究工業用柴油(高硫)與車用柴油(低硫)同價不同標的問題。
此前,國務院在《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中首次提出,對生產符合下一階段標準車用燃油的企業,在消費稅政策上予以優惠。
根據之前物價部門對地方低硫車用柴油定價情況看,車用柴油價格比普通柴油高一點,一般在5%左右。有關研究認為,如果車用柴油較普通柴油價格差別在0.10元之內,就可基本避免由于考慮差價而不買相對貴的車用柴油。專家也建議,可適當提高高硫的普通柴油價格,用于補貼低硫車用柴油,從而將兩者差價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加快推進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早在2010年12月21日,環保部就第一次推遲了柴油車國四標準的實施。環保部當時表示,對于車用壓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暫定推遲一年實施國四標準,即從2012年1月1日起實施。今年年初,環保部發布公告,將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全國范圍內實施日期再次推遲至2013年7月1日起。
國四排放標準是國家第四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環保部解釋稱:“鑒于目前滿足國四標準需求的車用柴油供應仍不到位,嚴重制約國四標準實施進度。為保證標準實施效果,根據車用燃料供應實際,決定分車型、分區域實施國四標準。”
由于我國的柴油品質較差,制約了具有較高燃油經濟型的柴油車的發展。目前,我國市場銷售的新車中,汽油轎車占99%左右,而節能的柴油轎車市場份額不到1%,為此我國每年多使用2000多萬噸石油。
陳睛稱,在環保、經濟壓力之下,柴油質量升級不容忽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石化、中海油國內大型煉廠基本都具備了生產滿足國四標準車用柴油的技術能力,其中部分煉廠具備生產滿足國五標準的車用柴油的技術能力,中石化鎮海煉化和中石油華南銷售分公司已經開始生產和供應滿足第五階段有害物質控制要求的車用柴油。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三大石油巨頭或許是不愿意自己掏錢改造煉廠脫硫設備,一直沒有大規劃生產國四標準車用柴油的動力。石油公司則表示,是由于煉廠改造審批、設備更換周期、儲油罐新標準柴油的置換都需要大量的準備時間。
“柴油質量升級對經濟影響較大,尚不適合全面強制推行,須分階段逐步推出,需要一個過渡期,”陳睛補充道,“柴油作為最基本的燃料,其下游受眾非常普遍,可以說凡是需要運輸的商品,均會包含一部分來自柴油價格的傳導成本,升級后,柴油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帶動整個物價的走高,對消費者以及CPI的壓力不言而喻。”(喻春來)
上一條:5月31日國內煤炭市場行情下一條:紐約油價5月跌幅創2008年以來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