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會談,并宣布一系列能源合作及經濟互惠的計劃項目,其中涉及核電、能源、環保等領域,但此前令人矚目的天然氣管道協議并未列入其中,即使普京表示希望看到俄方向中國出口大量的天然氣能源,但雙方在定價問題上的分歧暫時無法調和。
天然氣談判15年未果
6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抵京,開始其總統新任期的首次訪華。而在普京到訪之前,中俄能源第八次會談已提前展開,為兩國元首會面鋪路。
同一天,普京在人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特別提到中俄能源合作。他在文章中說:“中俄合作項目切實改變了全球能源市場的整個格局。對于中國來說,意味著提高了能源供應來源的可靠性和多樣性;對于俄羅斯來說,這意味著向快速發展的亞太地區開創了新的出口銷路。”普京還特別提到,“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俄羅斯的天然氣能夠大量出口至中國。”
在兩國能源合作中,天然氣談判是重中之重。但受制于價格分歧,這場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之間的談判15年未果。
按照此前中俄簽訂的框架協議,俄羅斯每年向中國供氣680億立方米,其中西線300億立方米/年,東線380億立方米/年,合同期30年。
“由于國內天然氣價格體制不順,氣價較低,中俄談判久拖未決。俄羅斯堅持按照歐洲市場標準為中國定價,中國企業很難接受。大致測算,俄天然氣進口價格折合人民幣2元多,加上管輸費,遠遠高于國內價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油勘探開發公司高級顧問童曉光說。
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國內天然氣價格僅為99美元/千立方米。歐洲國家以每1000立方米446美元的價格從俄氣購買天然氣。中俄談判中,俄方則希望對華供氣利潤與對歐洲供氣利潤相仿。俄羅斯希望的供氣價格是300美元/千立方米甚或更高。但據了解,中國不會支付每千立方米高于250美元的價格。
未來或展開新模式合作
迄今為止,中俄能源談判已進行了8輪磋商,但在天然氣價格問題上,雙方尚未達成共識。面對僵持不下的局面,中俄雙方正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今年4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俄期間,向俄方提出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上下游一體化,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雙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這一建議得到普京的積極肯定。
中國中俄關系史研究會副會長、少將王海運告訴記者:“中俄天然氣合作可能采取一種新模式解決。單純從價格談判上不可能達成一致,距離各自的價格預期較遠??梢钥紤]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合作,共同開發資源、經營市場。”新合作思路是俄方參股中國天然氣管道建設,中方參與俄上游天然氣開發。
中國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這意味著俄羅斯可以分享下游的中國國內市場,有錢大家一起賺,有助于打破談判僵局。”
“天然氣上游開采、中游管道建設和下游終端銷售,在這三個環節中,俄羅斯更希望能夠獲得終端市場。”林伯強說。
作可能會由傳統的貿易進出口模式,逐步向企業組建合資公司,并從上游開采方面、管道建設和天然氣下游銷售上進行初步合作。“歐洲經濟萎縮,俄羅斯更傾向與中國合作,此次如果不能達成協議,俄羅斯方面也可能做出一定妥協,中俄雙方或再簽署一份框架合作協議。”分析師說。
“此外,目前俄羅斯也在出售部分國有資產,這么做的原因是,從客觀層面來看,俄急需資金來填補預算缺口。從主觀角度來看,俄政府希望通過私有化來降低目前過高的國有成分比重,推動結構性改革,促進民間投資,改善國企的經營管理。而目前中國也正在積極改善國有企業管理方式。新36條表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重組聯合和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由此看,中俄雙方在改善國企管理方式上都有共同意愿,未來中俄方面在天然氣上下游方面的合作有望穩步展開。”分析師說。
目前中國在頁巖氣開采方面已經與國外企業展開初步合作。比如,中石油與殼牌簽署了首份產品分成合同,在四川盆地的富順-永川區塊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與生產。此前,英國BP和美國雪佛龍分別宣布,已與中國公司簽署合作或者合資協議,將在中國進行頁巖氣勘探或開發。(靈秋)
上一條:6月6日國內煤炭市場行情下一條:6月6日國內煤炭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