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稀土進口量正在急劇減少。1~4月日本從中國進口的稀土量比上一年同期下降約7成。除日本企業擁有足夠的庫存之外,“脫稀土”技術的開發也取得了突破,因此稀土使用量正在下降。由于受需求下降的影響,對日本出口的交易價格也出現了下跌,制造高性能磁鐵所使用的釹和鏑目前與創出歷史新高的去年7月相比,下跌了約7成。
脫稀土技術預計將進一步普及,日本目前已經具備了抑制稀土價格暴漲的可能性。
日本貿易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稀土進口量為3650噸,比去年同期減少58%。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量為1894噸,同比大幅下降69%。在進口總量中,同比連續5個月出現下降。從單月數據來看,2011年與2010年相比雖然有些月份進口量有所增長,但今年則呈現逐月下跌趨勢。
稀土的交易價格也持續呈現下滑走勢。目前,釹每千克售價為150美元左右,比上一月(環比)下跌14%,鏑每千克為1100美元左右,環比下跌了15%。與創下最高價的去年7月相比,均下跌了約7成。用于生產研磨劑和催化劑的鈰為每千克近20美元,環比下跌了1~2美元。進口量下降和價格下滑的原因在于日本的“脫稀土”技術已經取得進展。
在利用稀土制造的高性能磁鐵領域,擁有2~3成全球市場份額的信越化學工業在生產馬達用磁鐵時引入了大幅減少鏑使用量的生產工藝,在空調磁鐵領域,已經逐步采用鏑使用量僅為原來一半的產品,到明年春季前,將全部采用該產品。稀土的庫存也在攀升,所以導致購入量大幅下降。
在使用磁鐵的日本企業之間,放棄金屬磁鐵轉而恢復使用傳統鐵氧體磁鐵等的案例也在增加。此外日本各磁鐵公司也在積極開發減少稀土使用量的新型金屬磁鐵,今后有望投入應用。
日本一家商社稱,以2010年秋季東海發生中日撞船事件為契機,“汽車廠商開始要求磁鐵廠商確保稀土穩定供應,增加庫存”。但是由于受使用量減少和經濟形勢低迷的影響,“現在采購稀土的商社、合金廠商與磁鐵企業之間的交易量在減少”。
日本企業正在加速推進稀土采購渠道的多樣化和脫稀土技術的開發與普及。對于稀土中儲量比較大的鈰和釹等,預計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礦山公司將從今年起向日本供貨。
高性能磁鐵至今需要添加重量8%左右的鏑用來提高耐熱性,但日立金屬通過有效使鏑分散的技術,將鏑使用量降到了4%。該公司力爭到2014年確立量產化技術。